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主题活动月的通知》(甘农大教发〔2023〕88号)文件要求和农学院具体实施方案,按照“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争做立德树人大先生”活动主题,学院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特色、打造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推进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
学院根据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和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特色,组织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制定和优化20余门教学大纲,找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映射与融入点,凝练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把实现民族复兴、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和种业振兴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进一步突显课程“育德”功能。主要包括《旱农学》、《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各论》、《农业推广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种子生产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制药工程学》、《中药炮制学》和《植物营养学》等。
二、学院邀请杰出校友韩天富研究员、知名玉米育种专家薛吉全教授为学生讲授科研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韩天富研究员以《大豆光温生态适应性改良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科学研究的盛宴。他从大豆光温反应的基本生理特点、大豆光温反应性状的品种差异、大豆光温适应性状的遗传规律、大豆光温适应性分子调控网络、区域适应性品种光温特性解析和广适应品种分子设计育种策略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在大豆光温生态适应性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应用。聆听报告的学生对韩天富执着学术研究的精神表示敬佩和赞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西北玉米品种选育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他从西北生产概况、玉米品种需求分析、玉米育种实践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玉米产业发展状况和他们团队在玉米品种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应用。聆听报告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示,他们不仅了解到了玉米产业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也拓宽了研究思路,极大地激发了学院师生研究讨论前沿科学的热情。
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面向青年教师分享了案例。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按照学校本学期教学主题活动月相关要求,学院12月15日下午开展“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争做立德树人大先生”教学研讨活动。会议由院长李玲玲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李玲玲教授总结并分享了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和经验,《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负责人,副教授李欠从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隐性思政教育的优势、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教学创新设计、资源开发和实施过程等方面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副教授邱黛玉围绕《中药炮制学》课程分享了中药炮制学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收集整理以及教学资料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方法和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导入设计。
通过本次研讨会,提升了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建设责任感,推动全员深入理解和践行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个要求标准,强化了专业教师“立德树人”意识。
四、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实施。
根据国家和区域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学校和学院办学定位,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程课程思政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环节,全面渗透到学院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三农”人才。为了全面落实特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学院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优秀结题项目,《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思政研究》建设研究项目及《旱农学》、《农业推广学》《中药炮制学》《种子学》《植物生产学》《植物生物技术》《作物分子育种》等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顺利结题。《“史情理技”并重讲好旱农学第一课—绪论》、《吴以岭与连花清瘟胶囊--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助力抗疫》《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将爱国情怀和专业自信融入中药炮制学》《种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与展望》《“i”式课程思政教学》《思想认识促进行为改变的农业推广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铱氪锌-植物营养学家张福锁》《浅谈《农作学》课程思政设计与运行方式》《新农科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中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气相色谱实验为例》等12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被汇编为学校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这为学院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上一条: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齐耀东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赵艳教授做客作物学百家讲坛 下一条:【迎评促建】学院召开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汇报会
【】